巨头抢先布局!一年节省数千万!“AI光伏”是未来降本增效的王牌?(附相关项目案例)
发布时间: 2023-09-11
01
3亿:协鑫迈出的第一步?
获投这3亿现金的杭州星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虽新成立于2021年,却已在安徽签约建设百亿规模的液冷超级智算中心,以供国产大模型的研发训练及各行业领域的“AI+”产业智能化升级。
除了协鑫,据有限可查的资料显示,各位行业龙头似乎早已不再满足于将AI业务甩手扔给各类服务平台:
三年前,天合光能就已投资入股Nclave,这是一家的主营光伏跟踪支架的西班牙公司。2021年12月,TCL光伏成立光伏科技公司,致力于搭建TCL智慧能源管理体系,打造智慧清洁能源平台。
去年3月,隆基绿能投资意美旭,对该光伏智能数字化整体方案解决公司持股32.89%;8月,正泰电器投资正泰新能,这是一家光伏电池组件智能创造企业;11月,特变电工领投中科云图,该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综合应用服务,主营无人机智能操作系统产品研发与遥感数据采集、高性能航空影像处理和产品加工以及面向行业的综合应用服务。
人工智能这一备受关注的超级赛道,与光伏行业的融合,不知不觉中,已从表象的“视觉检测”卷到了更本质的“算力”。
02
AI是人工智能,人工智能又是什么?
根据IBM所引用的概念,AI的四个潜在目标或定义,可以概括为基于理性、思考和行动来区分计算机系统
03
工业4.0,属于光伏的AI时代
从上文概念中来看,不难发现,当下时代的AI,其运作逻辑类似于一种高级的“题海战术”,用大量数据喂养,经由模型检验与训练,最终进行输出。
以硅片生产为例,切片和检验是其生产过程中的核心。而工艺参数优化、故障诊断、效益提升等等是行业刚性的优化需求。在AI的“世界”,一个切片机有上千个参数可以被采集,一个分选机有上百个参数可以被采集。在此基础上,通过对车间切片机数据的监控、收集与上传,经由大数据存储、分析与计算,就可以做到参数寻优、标准差分析、次品主因分析等等功能。
不知不觉中,温控器、支架、接线盒、逆变器……这些光伏产业中再熟悉不过的名词,已经被逐一被篆刻上了AI的标签,融入了AI的元素
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小案例是天合光能的“AI游艇”,作为一款不断“进化”的游艇,X4除了配备智能AI系统,还搭载了一套天合光能为其量身打造的光伏系统,集储能、发电、数据监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。
光伏发电系统也不例外,在这里,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概分为四种:光伏发电参数智能识别、光伏阵列最优重构、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、光伏电站分层最优调控。主要仰赖于算法搭建,应用于运维方面。
2022年底,华为在面向行业举办的发布会中展望智能光伏发展十大趋势
“机遇与挑战并存”,这似乎是时代与行业中永恒的真理。在光伏产业大爆发的背景下,AI作为一种“生产资料”,拉动着智能光伏在工业4.0的跑道上义无反顾地“向前跑,别回头”。
04
光伏+AI,会是一个合格的风口吗?
“
技术发展
人类正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。由于电子技术的更新迭代,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这正是构筑AI与各个产业融合的“地基”。
长远来看,光伏行业在技术层面与AI的合作几乎是必然趋势,借由人工智能,可以做到分析数据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优化能源系统、延长电池寿命、提高电网弹性和安全性等,从而推动行业的稳定且加速发展。
政策红利
在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中也特别提到,要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、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、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。
行业内需求:降本增效
众所周知,现下光伏行业“内卷”严重,在产能、成本、效率三座大山之下,迫切需要寻觅一条新的转型之路。若光伏发电的LCOE被拉到和火力发电的同等水平,形成规模后,必然又是属于光伏的另一片蓝海。只可惜,降本何其艰难。
如今在技术的加持下,光伏产业“降本增效”的需求似乎迎来了一方可堪一看的空间。以电站运维中的灰尘堆积为例,传统清洁方式的工作效率、清扫费用、适用场景各不相同。
与之相对的,光伏板智能清扫机器人,适用于多个场景,清扫效果95%以上。无需人工干涉,清扫过程全部自动化,对光伏板损害较小,能够持续提高发电量在5%~28%以上。
这便是AI最为显著的优势之一:降低运维成本,提升工作效率。
大环境下的“被动”需求
心理学上存在一种暗示效应,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,用含蓄、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。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,对人的行为反式,思考方向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,并且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当所有关于AI的概念股都水涨船高,当AI领域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,这既造就了趋势,也是趋势造就了概念。
数字化、互联网、AI,每个行业都被这些概念深刻冲击着,好在新能源亦是未来的趋势,是产业的依托,当数字技术与新能源结合之时,没有吞噬与没落,只有重构与赋能。
从行业内部来看,如今的AI市场,相关中小企业主要负责搭建AI服务平台、供给研发成本相对较低的智能化设备。各龙头企业多直接采买,也有收购有关公司的趋势。研发压力较大的、科研水平要求较高的智能化设备领域,主要还是集中于华为等大型企业手中。
此外,在智能设备、AI平台的上游,也就是算力领域,也有诸如华为、协鑫等相关企业开始了布局,这一步走的是急是缓,尚且有待观察。
05
未来已来到
着眼于光伏行业,各家的“数字化AI智能工厂”,已经能做到囊括智能视觉检测、智能传感、智能物流与仓储、互联集成系统MES、ERP、APS、WMS等,能够做到打通工厂接单、定制化、自动排产、产线匹配、智能物流等各环节,做到设备、数据的互联互通,实现大数据高度智慧化的制造全流程闭环的全面管理了。
还有市面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“运维管家”,其功能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,对光伏基地进行全覆盖检查。在此之上,2023年欧洲太阳能展还入围了一个插件软件——SmartHelio Sarl,这是一款基于AI的插件软件,能够通过自动检测故障并快速采取对策来避免太阳能安装停机。
放在二十年前,甚至是十年前,又有谁能想象呢?当改变来的不知不觉而自然而然时,我们被淹没在新概念宏大的信息流中,很容易忽视,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个值得被历史铭记的节点上。
大概要等到下一个更先进的生产资料出现之时吧。换句话说,就现在看来,这样的“纠缠”未尝不是件好事。
扫码关注“日恒利”实业有限公司